【摘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治理一個國家、一個社會,關鍵是要立規矩、講規矩、守規矩。”因此,他特別強調制度治黨、依規治黨。制度治黨、依規治黨,包括健全并嚴格遵守黨內政治生活準則,構建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長效機制。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專題研究全面從嚴治黨,審議通過了《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以下簡稱《準則》)、《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在完善全面從嚴治黨制度體系方面邁出新的重大步伐;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對貫徹落實《準則》《條例》、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作出新的重大部署。全面從嚴治黨必須從黨內政治生活嚴起。制定《準則》的目的,就是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凈化黨內政治生態;修訂頒布《條例》的目的之一,就是通過強化黨內監督來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凈化黨內政治生態。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基礎工程,而《準則》是新形勢下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利器”。
一、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凈化黨內政治生態是一個重大而緊迫的課題
作為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嚴格的黨內政治生活是我們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鮮明標志之一,也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必然要求。建設廉潔政治、凈化政治生態、營造廉潔從政的良好環境,必須嚴格規范黨內政治生活。
我們黨從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視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在長期的革命、建設、改革實踐中,我們黨逐步形成了以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民主集中制、嚴明黨的紀律等為主要內容的黨內政治生活基本規范,為加強黨的建設提供了基本遵循,為黨的事業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提供了堅強政治保證。
使黨內政治生活風清氣正,讓黨內政治生態山清水秀,是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高度關注的重大問題。在黨的十八屆一中全會到五中全會上的講話中,以及在十八屆中央紀委歷次全會上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從堅定理想信念、維護黨中央權威、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等角度多次闡述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問題。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他強調:“嚴肅的黨內生活,是解決黨內自身問題的重要途徑。現在,黨內生活不經常、不認真、不嚴肅的問題比較普遍,本來很好的制度成了擺設。必須按照從嚴的要求,使之真正嚴格起來。”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的講話中,他提出從嚴治黨八條要求,其中第三條就是“嚴肅黨內政治生活”。他指出:“黨內政治生活是黨組織教育管理黨員和黨員進行黨性鍛煉的主要平臺,從嚴治黨必須從黨內政治生活嚴起。有什么樣的黨內政治生活,就有什么樣的黨員、干部作風。一個班子強不強、有沒有戰斗力,同有沒有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密切相關;一個領導干部強不強、威信高不高,也同是否經過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鍛煉密切相關。從嚴治黨,最根本的就是要使全黨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干部都按照黨內政治生活準則和黨的各項規定辦事。”經過深思熟慮,習近平總書記于2014年底作出重要批示,要結合新的實際,研究制定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規范性文件。習近平總書記還親自擔任六中全會文件起草組組長。《準則》是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倡導、直接領導下形成的。
當前,黨內政治生活狀況總體上是好的。但一個時期以來,黨內政治生活也出現了一些突出問題:在一些黨員、干部包括高級干部中,理想信念不堅定、對黨不忠誠、紀律松弛、脫離群眾、獨斷專行、弄虛作假、庸懶無為,個人主義、分散主義、自由主義、好人主義、宗派主義、山頭主義、拜金主義不同程度存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問題突出,任人唯親、跑官要官、買官賣官、拉票賄選現象屢禁不止,濫用權力、貪污受賄、腐化墮落、違法亂紀等現象滋生蔓延。特別是高級干部中極少數人政治野心膨脹、權欲熏心,搞陽奉陰違、結黨營私、團團伙伙、拉幫結派、謀取權位等政治陰謀活動。這些問題,嚴重破壞黨的團結和集中統一,嚴重損害黨內政治生態和黨的形象,嚴重影響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因此,亟須健全并嚴格執行黨內政治生活準則。歷史經驗證明,什么時候黨內政治生活正常,黨內政治生態就好,黨內就風清氣正、充滿生機活力,黨的事業就健康順利發展;反之,黨內政治生態就差,黨內矛盾和問題就滋長蔓延,黨的事業就會遭受損失甚至嚴重挫折。
二、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凈化黨內政治生態關鍵靠制度規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治理一個國家、一個社會,關鍵是要立規矩、講規矩、守規矩。”因此,他特別強調制度治黨、依規治黨。制度治黨、依規治黨,包括健全并嚴格遵守黨內政治生活準則,構建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長效機制。
古人說:“欲知平直,則必準繩;欲知方圓,則必規矩。”制度具有根本性、長期性、穩定性、連續性,具有普遍、長期的約束力。有了好的制度機制,發揮其激勵、約束作用,黨內政治生活才能正常化。在我們黨的歷史上,大多數時候黨內政治生活是正常的,但也有一些不正常甚至極不正常的時期,上世紀30年代王明“左”傾機會主義占主導地位,“文化大革命”時期極左思潮盛極一時,就是典型的例子。其原因固然很多,但根本的在于黨內政治生活的規范不健全或者某些規范約束力不強。這從反面證明了建立健全并嚴格遵守黨內政治生活準則的極端重要性。
1980年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五中全會,深刻總結黨的歷史經驗特別是“文化大革命”時期黨內正常政治生活遭到破壞的教訓,制定了《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第一次以黨內專門法規形式對黨內政治生活作出規范,對于當時恢復和健全黨內民主、維護黨的集中統一、嚴肅黨的紀律、促進黨的團結,實現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作風上的撥亂反正,實現全黨工作中心的轉移,發揮了重要歷史作用。30多年來,我們黨認真貫徹這個準則、堅持不懈地加強黨內政治生活,有力地保證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順利推進。
黨內政治生活準則也需要與時俱進。1980年制定的準則的主要原則和規定今天依然適用,但它畢竟是針對當時黨內政治生活狀況制定的,沒有也不可能完全預料改革開放特別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可能帶來的新情況新問題。伴隨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黨內政治生活確實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這些年,一些潛規則侵入黨內,并逐漸流行起來,有的人甚至以深諳其道為榮,必須引起我們高度警覺”,“這些潛規則看起來無影無蹤,卻又無處不在,聽起來悖情悖理,卻可暢通無阻,成為腐蝕黨員和干部、敗壞黨的風氣的沉疴毒瘤。如果任其大行其道,我們的黨風、政風、社會風氣又談何好轉?破除潛規則,根本之策是強化明規則,以正壓邪,讓潛規則在黨內以及社會上失去土壤、失去通道、失去市場。”顯規則不明或不彰,潛規則必然盛行,形成“劣幣驅逐良幣”逆淘汰的不良政治生態。因此,制定新的《準則》,用以規范新形勢下的黨內政治生活,破除潛規則,十分重要和緊迫。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頭執行“八項規定”、部署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整肅選人用人不正之風、嚴懲腐敗、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黨內政治生活和黨內政治生態都發生了積極變化。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黨積累了新形勢下加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新鮮經驗,為制定新的《準則》創造了良好條件,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準則》是新形勢下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凈化黨內政治生態的“利器”
這次全會通過的《準則》,是新形勢下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凈化黨內政治生態的根本遵循。《準則》具有幾個鮮明特點。
一是全面系統。《準則》包括堅定理想信念、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嚴明黨的政治紀律、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發揚黨內民主和保障黨員權利、堅持正確選人用人導向、嚴格黨的組織生活制度、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保持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等12個方面,涵蓋了黨內政治生活的各個方面,是我們黨歷史上最全面、最系統的黨內政治生活規范。
二是針對性強。《準則》堅持問題導向,每一個方面都針對當前黨內政治生活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立顯規則,破潛規則,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操作性。特別是總結這些年的經驗教訓,緊緊圍繞關鍵領域、關鍵環節、“關鍵少數”立規,真正做到“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里”。比如,對領導干部明確規定,“禁止利用職權或影響力為家屬親友謀求特殊照顧,禁止領導干部家屬親友插手領導干部職權范圍內的工作、插手人事安排”,有極強的針對性。
三是剛性約束。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規矩是起約束作用的,要緊一點,朝嚴一點的標準去努力,來真格的,用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監督來保障和鞏固工作成效,切不能“牛欄關貓”。《準則》“嚴”字當頭,提要求鮮明嚴格,定措施明確具體,每一條都有一些硬措施,相互配套、相互作用。比如,在嚴明黨的政治紀律方面,“決不允許”“不準”“不能”“禁止”“反對”“堅決防止”“嚴肅查處”等禁止性條款多達25條。又比如,在選人用人方面,《準則》規定,領導干部“不準任人唯親、搞親親疏疏,不準搞封官許愿、跑風漏氣、收買人心,不準個人為干部提拔任用打招呼、遞條子”。這些規定體現紀嚴于法,其嚴格程度是空前的。
四是以上率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責任重、權力大,尤其要堅持高標準、嚴要求,為全黨同志作出示范。《準則》秉承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一貫做法,指出:“新形勢下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重點是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關鍵是高級干部特別是中央委員會、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的組成人員。”《準則》每一條都強調領導干部要帶頭執行,或提出更高更嚴格的要求。中央還將制定高級干部貫徹落實本準則的實施意見,指導和督促高級干部在遵守和執行黨內政治生活準則上作全黨表率。
充分發揮《準則》在規范黨內政治生活、凈化黨內政治生態中的“利器”作用,必須切切實實抓好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執行黨的紀律不能有任何含糊,不能讓黨紀黨規成為紙老虎、稻草人,造成‘破窗效應’。”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加大《準則》執行的剛性,對于踩“紅線”、闖“雷區”的人和事,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堅決糾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規不依的問題,防止“一人違規、眾人隨之”的“破窗效應”,切實維護《準則》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從而使黨內政治生活風清氣正,讓黨內政治生態山清水秀。
作者:江金權 中央紀委駐國務院國資委紀檢組組長、國資委黨委委員
來源:《求是》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